关于咨询师
1、咨询师是不是懂很多人生智慧,会在咨询中指出我的错误,教给我正确的方式?
人们常常以“老师”来称呼心理咨询师,但心理咨询师不是老师,他不比来访者具有更高的人生智慧。心理咨询师的“师”是技师的“师”、工程师的“师”,指具有某方面技能的专业人员。每个人的禀赋和境遇都是不同的,心理咨询师相信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式。心理咨询师陪伴和协助来访者探索、反思自己,去寻找属于自己人生。
2、咨询师是不是善于劝解,能够说服别人,让别人改变某些观念和想法?
咨询师的工作不是说服,不是讲道理,也不会替来访者做选择。咨询师协助来访者缓解情绪压力,整合经历、体验与想法,形成较为协调、与环境较契合的心理状态。咨询师尊重来访者本身的价值观,尊重来访者自身的决定权。对心理咨询师来说,最重要的工作是听,而不是说。
3、咨询师是不是可以轻易看透一个人?
咨询师一直在做的工作是试图去理解来访者,但没有谁可以完全的理解对方。每个来访者都是一块新大陆,咨询师所能做的是不停的尝试,不停的探索,不停的去发现。咨询师将自己的发现分享给来访者,来访者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认识自己。
关于咨询的收费
心理咨询为什么一定要收费?
- 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技术性非常高的特殊劳动,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、精力和脑力。心理咨询收费是来访者尊重自己、尊重咨询师的体现。
- 咨询获得效果的重要前提是,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的信任,相信心理咨询能给自己带来帮助。付费咨询是信任的最好表达。
- 收取咨询费,意味着咨询关系的建立,自然形成一种服务合同关系,明确了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。
- 咨询收费本身就有一定的心理治疗和人格矫治作用:心理咨询的过程需要咨询双方配合,共同付出努力。来访者愿意付费,说明本人很重视自己的问题,且很想做出改变,同时也代表了来访者愿意付出和解决问题的态度。
- 收费服务对咨询双方都是一种行为上的规范,在约定的时间,按商讨的内容和程序进行咨询,针对性更强,对加强咨询双方的自我意识、责任心等都有积极作用。
- 可以防止来访者过度依赖咨询师,对来访者的成长有利。同时,也可以减少移情和反移情的情况,从而让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保持纯粹的咨访关系。
- 付费设置,某种意义上也正是为了保持现实上的距离,让双方关系变得简单。这种简单的咨访关系,会让来访者对过往经历不再有那么多顾虑,那些难言之隐也更容易表达出来,因为这是来访者的权利。
关于咨询的过程
1、我想好的快一点,能不能提高咨询的时长和频率?
。
2、心理咨询师提供上门服务吗?
心理咨询师不提供上门服务。从家里走出来是面对现实的第一步。所有的成长和改变都要从面对现实开始。
3、我家孩子不愿意来心理咨询室怎么办?
如果孩子没有求助的意愿,咨询工作可以从求助意愿最强烈的人开始,比如父亲或母亲。心理咨询需要双方的合作,心理咨询师没办法单方面的去改变一个人。
4、我觉得咨询没有效果,不想做了怎么办?
心理咨询的过程总是曲折的,痛苦和沮丧时又发生,和咨询师坦诚的聊聊自己的感受,这个时刻往往是取得进展的契机。